第539章 网络攻击,智能程序-《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接下来的几天,王东来大多都待在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并没有出来。

    不得不说,量子计算机这一领域,确实有很多的高深知识。

    王东来之前虽然通过自己的能力,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但是,能够被放到外面的资料要么是基础的,要么就是落后的。

    真正重要的,领先的东西,根本就不可能放出来。

    相关的论文也是如此。

    王东来也清楚这一点,在进入项目组之后,这几天在办公室里面,就是在看潘宏给自己准备好的各种资料。

    而以王东来的能力,这些资料他只需要看一遍,就能记住。

    再稍稍一思索之后,就能彻底明悟。

    所以,看资料耽误的这几天,并不能算是耽误时间,而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至于项目组的其他成员,也没有去打扰王东来。

    当然了,该有的欢迎仪式还是有的,也进行了一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认识。

    ……

    实验室。

    如此重大的科研项目,团队成员自然不可能是只有寥寥几人参与。

    除去潘宏这位院士之外,还有江浙大学的教授,以及中科大的教授,以及一些研究生和博士,也都参与了进来。

    对于王东来的加入,这些研究生和博士是极为欢迎的。

    从年龄上来说,他们的比王东来还要大。

    可是,不管是从学术成就,还是从人生成绩来说,他们都远远比不上王东来。

    王东来已然成为了年轻人一辈的模范。

    更不要说,王东来的很多行为,都极为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所以,在私下里,王东来就是众人讨论的核心。

    “真的没有想到潘院士能把王院士请来,那么是到现在,我都有些不敢置信!”

    “是啊,王院士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在进行航天准备吧,不是说航天员都需要几个月的封闭训练么,会不会是因为要来我们这里,所以王院士选择放弃了航天员封闭训练啊?”

    “这个还真的有可能,没有经过航天员封闭训练,那岂不是说王院士到时候可能参加不了航天任务?”

    “那我也没有看到航天局发出公告啊,真要是换人的话,也应该放出消息吧!”

    “不提这个了,我更想知道王院士加入进来之后,能对我们的研究项目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还用说,以王东来的能力,绝对能够把算法优化一遍,说不定超导量子比特的数量也能提升好几位。”

    “就是,王院士可是放眼全球都是顶尖的数学家,有了王院士的加入,我们这个项目中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了。”

    实验室里,几位年轻的研究员助理一边忙着自己的事情,一边惬意地闲聊着。

    在大众的眼里,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的人,都是穿着一身白大褂,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根试管,要么就是凑在显微镜上。

    以及这些科研人员,都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的理科呆子,脑袋里除了做实验,就没有了其他东西。

    但这根本就是刻板印象。

    科研人员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

    从王东来加入进来之后,就成为了众人观察和讨论的对象。

    甚至于,还有人在暗地里打起了赌。

    赌王东来什么时候能够正式加入进来,对量子计算机项目做出贡献。

    而就在几人讨论的时候,一个穿着研究服的青年男子走了过来。

    听到了几人的讨论,脸上不由地露出了一丝笑意,接话说道:“数学是基础,王院士证明的好几个数学难题,已经在很多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咱们团队能请来王院士,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了,过两天,你们应该就能知道一个顶尖数学家带来的好处有多大了。”

    之前的几个年轻研究员助理听到这番话,眼睛都是亮了起来,来了兴趣。

    “陆教授,你说的是真的吗?”

    “陆教授,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啊?”

    “陆教授,你觉得王院士大概还需要多久才能吃透我们给他准备的那些资料?”

    青年男子研究员正是量子计算机研究团队的正式研究员,也是中科大的教授陆洋。

    2000年,陆洋考入中科大物理系。

    本科毕业之后,就被保送到泸州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部,师从潘宏院士开展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

    当时,还是一年级硕士的陆洋,就接到了一个任务,升级操纵六光子纠缠的技术。

    一年的时间,陆洋完成了突破,不仅成功制备了六光子纠缠态,还在同一个实验装置中巧妙地实现了可用于量子计算的簇态,在理论上发展了有效的多体纯纠缠判定工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