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旗开得胜-《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第(2/3)页

    尖利的呼啸声仿佛是死神在召唤一样,美舰队里少数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官兵都非常熟悉这种刺耳的呼啸声的含义,只有那些根本没有实战经验的官兵才不知道,这种呼啸声代表的就是死亡。

    张鼐鼎驾驶的“猎鹰”以接近80度的俯冲角进入了最后的投弹飞行航道,轰炸机在猛烈的震动着,仿佛就要散架了一样。在距离海面大概1200米的时候,弹舱的舱门弹开,张鼐鼎打开了连接着炸弹保险的开关,现在,他只需要瞄准海面上的战舰,然后摁下投弹钮,炸弹就将被弹出弹舱,砸向战舰。轰炸机仍然在高速俯冲,高度在迅速降低,张鼐鼎没有急着投弹,因为他对能否命中敌舰没有太大的信心。

    当初,“猎鹰”装备部队的时候,就有飞行员反映,在采用弹射投弹的方式的时候,炸弹的弹道会有所变化,而且弹出弹舱的炸弹的飞行稳定性并不好,这极大的降低了命中率。通过装备部队后的训练证明了这一点,与以往直接挂在机腹下的方式不一样,由爆炸螺栓将炸弹弹出去之后,炸弹的弹道是很难预测的,而且在离开轰炸机的时候,炸弹海会受到靠近机体的紊乱气流的影响,这都降低了命中率。

    当时甚至有飞行员提出,直接在机翼下挂炸弹,以提高轰炸效率,可是最初的“猎鹰”只能在机翼挂架上携带250公斤以下级别的炸弹,根本就带不了500公斤的穿甲弹。而在机腹下增加挂架也不可能,因为飞机机腹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到半米,根本就没有办法增加携带能力。最后,飞行员不得不苦练技术,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掌握投弹技巧,这也是“猎鹰”在装备部队后训练事故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上校,500米了!”

    “我知道,再低点!”张鼐鼎刚喊完,高度表已经指向了400米的刻度,他立即摁下了投弹钮。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脚下传来,随即轰炸机就偏离了航向。张鼐鼎在拉回操纵杆的同时,把发动机功率推到了最大。

    没有时间去看炸弹是否命中了目标,“猎鹰”的性能指标书上规定的最低改出高度是550米,而张鼐鼎在以往的训练与战斗中,最低投弹高度曾经达到过470米,这是通过其他的方式观察得来的。而这次,张鼐鼎的投弹高度肯定在450米以下。轰炸机仿佛失去了控制一样,张鼐鼎根本就不敢把弹舱门关上,至少这能够让轰炸机减速,给他争取点时间。海面仿佛迎面扑来一样,在最后的关头,甚至连张鼐鼎自己都认为这次肯定完蛋了。可奇迹就在这个时候发生,“猎鹰”如同一个醉汉一样,几乎是擦着海面拉了起来,其产生的巨大气流还激起了一股波涛。

    大概连战舰上的美军官兵也被震住了吧,很多人甚至忘记了向“猎鹰”开火。张鼐鼎却没有轻松下来,他还得突破美军护航战舰上的高射炮组成的火力网,现在还不是轻松的时候。

    “左转,快左转!”导航员在这个时候负责为张鼐鼎监视周围的美军战舰,并且提供航向信息。

    在“猎鹰”向左转的一刹那间,几发炮弹落在了飞机身后的海面上,接着更多的小口径机关炮弹飞了过来。张鼐鼎仍然全神贯注的操纵着轰炸机,在逃出去之前,他随时有可能被击落。

    “呼叫其他的轰炸机!”张鼐鼎没有忘记一件重要的事情,“继续攻击,别管我,所有人分头攻击!”

    实际上,此时其他的轰炸机已经在攻击美军的航母了。第二特混舰队派出的三个轰炸机中队的任务就是突击三艘航母,而其他两支特混舰队派出的轰炸机群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在战场外围徘徊,他们的任务是在确定已经干掉航母之后去攻击护航战舰,或者是对航母进行补充轰炸。

    首先遭殃的就是“奥里斯坎尼”号,可惜的是,当时根本就没有办法证实张鼐鼎投下的炸弹是否已经命中了航母,就连张鼐鼎自己都不知道。主要就是张鼐鼎的投弹高度太低,很多人都认为他被击中,失去了控制。另外,后面的三架轰炸机是在600米左右的高度上投弹的,炸弹落下的时间相差无几,也就没有人可以断定是哪架轰炸机投中了那枚关键的炸弹。
    第(2/3)页